公司拒绝做工伤认定,功安律所辜律师教你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公司拒绝做工伤认定,功安律所辜律师教你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产品描述

打工人 打工魂 打工都是人上人 今天搬砖你不狠, 明天地位就不够稳  累就对了打工人 舒服是留给有钱人,今日住在城中村 ,明日住在三里屯,打工本就不易,要是工作时遭遇工伤,那真是苦上加苦。更糟心的是,碰上公司拒绝做工伤认定,很多人一下子就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别着急,申请劳动仲裁就是咱们维权的有力武器,今天就来详细讲讲。

一、确认劳动关系与工伤事实

1. 劳动关系证明若公司否认劳动关系,需依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及第82条(未签订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收集证据:

○ 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社保缴纳记录

○ 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

○ 入职申请表、公司内部通讯记录(如邮件、微信群聊)

2. 工伤证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工伤需满足“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伤”等情形:

○ 医疗诊断证明、病历、医疗费用单据

○ 事故现场照片、监控录像(如有)

○ 目击同事或工友的证言


二、劳动仲裁申请流程

1. 申请前准备

○ 向公司发出书面索赔通知,保留送达证据(快递、邮件等)。

○ 若公司拒绝赔偿或未回应,准备劳动仲裁材料。

2. 提交仲裁申请

○ 机构: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

○ 材料

■ 劳动仲裁申请书(含诉求:工伤赔偿、劳动关系确认等)

■ 证据清单(劳动关系及工伤证明材料)

■ 身份证明

○ 时效:工伤发生后1年内申请(《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劳动关系争议需在劳动关系终止后1年内提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

3. 仲裁过程

○ 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通知双方调解或开庭(《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2条)。

○ 若调解失败,进入仲裁庭审,需出庭举证、质证。

4. 

仲裁结果

○ 若胜诉,公司需按裁决支付赔偿(如医疗费、停工留薪工资、伤残补助金等,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至第37条)。

○ 若公司不执行,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1条)。


三、后续法律途径

1. 对仲裁不服

○ 可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0条)。

2. 公司拒绝工伤认定

○ 即使公司不配合,员工仍可自行向社保局申请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第2款)。

○ 工伤认定后,若公司不赔偿,再次通过仲裁或诉讼追索(《社会保险法》第41条)。


四、关键法律依据

● 《工伤保险条例》

○ 第14条:工伤认定情形(如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伤)。

○ 第17条: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员工1年内申请)。

○ 第33-37条:工伤待遇标准(医疗期、伤残补助等)。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 第5条:劳动争议需先仲裁,对仲裁不服可诉讼。

○ 第27条:仲裁时效为1年(劳动关系终止后计算)。

○ 第51条:仲裁裁决生效后可申请法院执行。

● 

《社会保险法》

○ 第41条: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建议

● 尽早咨询劳动法律师,评估证据完整性。

●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如与公司协商的录音、书面通知等)。

● 注意申请时效,避免错过1年工伤认定期限。

通过合法程序举证,员工权益可获得保障。


补充说明:若公司拒绝配合工伤认定,员工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9条要求公司举证,若公司不提供证据,社保部门可依据员工提供的证据作出工伤认定。



工伤理赔专家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要是遭遇事故受伤,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职工所在单位得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天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要是遇到特殊情况,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备并获同意后,申请时间能适当延长。要是用人单位没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这段时间里符合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相关费用,就得由该用人单位承担。要是公司不配合工伤认定,职工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要是工伤认定被公司拒绝,咱们就可以考虑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之前,得把这些材料准备好:

1、仲裁申请书:要详细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信息,像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等等。还要清楚地说明仲裁请求,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比如说,你因为工伤产生的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赔偿要求,还有受伤的经过以及公司拒绝认定的具体情况。

2、证据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事故现场证人的证言,以及和公司沟通工伤认定事宜的聊天记录或者邮件等等。劳动合同能证明你和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医疗诊断证明可以明确你的受伤情况。

3、身份证明:申请人得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材料准备妥当后,就可以去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般来说,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都有管辖权。提交申请后,仲裁委员会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要是受理了,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天内结束案件审理;要是案情复杂需要延期,延长期限不能超过15天。

在仲裁过程中,咱们要冷静、有条理地陈述事实,合理地主张自己的权益。劳动仲裁是保障工伤职工权益的重要途径,只要熟悉流程,准备充分,就能在这场维权之战中掌握主动,争取到应得的赔偿。要是你在工伤维权过程中有什么疑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出谋划策。


工伤认定(什么情况可以属于工伤)

       这是工伤赔偿的首要环节,明确界定了劳动者在何种情形下可以被认定为工伤,为后续的权益保障奠定基础。


二、劳动能力鉴定

       通过专业的劳动能力鉴定,能够科学判断工伤对劳动者劳动能力造成的损害程度,是确定赔偿标准的重要依据。

图片

三、工伤赔偿待遇
1. 医疗费用报销
   - 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含康复费用)需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药品目录及住院服务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全额支付。  
   - 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异地就医的交通食宿费(需经批准)由基金支付,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规定。

 2. 停工留薪期待遇
    - 职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最长12个月;伤情严重可延长至24个月。  

 3. 护理责任
   生活不能自理的职工,停工留薪期内的护理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4. 伤残待遇
 4.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根据伤残等级按本人工资的月数支付:  
     - 1级至4级:27个月、25个月、23个月、21个月;  
     - 5级至6级:18个月、16个月;  
     - 7级至10级:13个月、11个月、9个月、7个月。  

 4.2、伤残津贴与就业补助
   - 1-4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岗位,按月领取伤残津贴(工资的90%-75%),由基金支付;  
   - 5-6级伤残:单位安排工作,难以安排的按月支付津贴(工资的70%-60%),解除合同时由基金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单位支付就业补助金;  
   - 7-10级伤残:合同终止或解除时,基金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单位支付就业补助金。  

 5. 生活护理费
   经鉴定需生活护理的,按月支付护理费,标准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完全不能自理)、40%(大部分不能自理)或30%(部分不能自理)。

 6. 工亡待遇
 6.1、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6.2、丧葬补助金
   按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计算。  
 6.3、供养亲属抚恤金
   按月支付给工亡职工生前供养的无劳动能力亲属,标准为工亡职工本人工资的30%-40%(总和不超过100%)。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联系人:刘小姐

手机:19073147882

电话:0731-85836717

邮件:168987@qq.com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大道奥克斯•环球中心A栋7楼